2022/6/16 聯合報 記者王昭月/台北報導
亞洲換肝之父陳肇隆二○一五年獲得醫療奉獻獎─特殊醫療貢獻獎,近年卸下高雄長庚院長職務,擔任榮譽院長,仍全心換肝並傳承經驗,每周持續完成兩組活體肝移植及多例肝癌切除手術,同時兼任兩家生技公司董事長,領軍研發新藥,這兩年多來遇上世紀疫情海嘯,他跨域迎戰未知病毒,是行醫生涯全新挑戰。
高雄長庚榮譽院長陳肇隆於二○一六年在總統府以 「深耕台灣、立足國際、醫援海外」為題,發表演說。圖/陳肇隆提供
專精肝移植 38年成就斐然
陳肇隆投入肝臟移植領域長達卅八年。第一個十年完成亞洲首例肝臟移植手術,促成亞洲第一個腦死亡器官移植立法,第二個十年研究發展活體肝移植,存活率全球最高,將台灣推上國際領導地位;第三個十年起著重醫療傳承並醫援海外,創下各項難以超越的肝臟移植紀錄。
這兩年因為疫情,陳肇隆難得不需隔周當空中飛人,但全球線上會議邀約不斷。盛情難卻,他不改熱忱傳承經驗,參加的國際會議場次更多,比疫情前還要忙碌。
「肝臟移植是龐大複雜的外科手術,誤差零容忍」。陳肇隆說,肝癌會復發,維持高存活率需要策略,他與高雄長庚放射診斷科系教授鄭汝汾等開發「降期治療」,以栓塞或射頻燒灼療法,先讓肝癌降至接受標準內再行移植,達成一年存活率百分之九十八、五年存活率百分之九十(Transplantation 2008),此突破讓這些患者追蹤一、二十年,仍健康存活。
助患者求生 精研各種療法
治療肝癌以換肝存活率最高,但移植有特定標準,並非人人適用。陳肇隆認為,「不符標準的人,你總也要給他求生的機會。」近年率領團隊精研質子治療、釔90體內放射治療等,突破移植禁忌,為命懸一線的患者爭取生機,成果發表在今年二月的HepatoBiliary Surg Nutr(肝膽外科期刊)。
「質子治療與釔90,輔以標靶和免疫治療,是肝癌移植前降期治療的新武器。」陳肇隆說,誠如世界首位完成肝臟移植手術的史塔哲(Starzl)教授所言:「醫學的歷史,昨日認為不可思議,明日往往成為常規。」
新冠疫情肆虐,陳肇隆也投入開發疫苗及抗病毒藥物。
陳肇隆說,新冠疫情雖對國家經濟、企業經營及民眾生活產生嚴重衝擊,但同時看到新的思維、創意、商業模式、科技與產品在全球各角落開花結果,「危機也是轉機」,他投入的兩家生技公司也不懈怠,認為這是義不容辭的新挑戰。
危機當轉機 研發廣效疫苗
其中,醣基生醫的醣分子專利技術平台研發的廣效型疫苗,可望對無較佳疫苗可選的兒少族群及快速突變的新型病毒株預防有具體貢獻。
中天(上海)與合一生技研發的小分子干擾RNA新藥,效果涵蓋COVID-19所有主流病毒株的預防與治療,包括Omicron BA.2與導致南非、歐美新一波疫情的BA.4和BA.5等新變種,已向美國FDA申請,預計第三季進入臨床試驗,相關數據也在今年二月發表於EMBO Molecular Medicine(分子醫學期刊),國際權威學者肯定為防治新冠未來方向。